谈谈写作 | 今天永远觉得昨天做的东西像狗屎
那天朋友圈里一个刚入行不久的年轻设计师朋友看了一篇文章,然后有了以下云云: 这篇文章引发很多设计师的思考和共鸣:一个设计师如果周期可以是5年的话,那么5年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设计师们5年之后究竟该何去何从。这种思考尤其对刚学设计毕业的出来或者热爱设计一心想要在设计界打拼出一片天地的人是非常敏感的,因为这关乎他们的未来。试问30岁之前能有几个5年来试错?所以留给他们选择的时间并不多。 其实今天并不是要谈设计相关的东西,而是要谈谈他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写的这些话。整个文最打动我的其实不是对时光飞逝的感慨,也不是对未来生活的迷惘。而是他最后写的:
尽量少的去写东西,因为看起来很幼稚。就像我看以前的自己一样。
嗯,就是这句。 我每天都有一种奇怪的想法:上一秒还在夸自己的聪明机智,把自己佩服的五体投地;下一秒又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上次做得东西就像狗屎。 就像某篇文章里写到的一样(具体哪篇就不说了):
请让我引用杜绍斐的原话: “每一个自媒体人或者说正在创业的人,都在这样的状态下反复,每晚睡前都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马上要完蛋了,第二天早上又觉得自己太牛逼了,世界都是我的了。” 是的,我们经常是这样神经质的。上一刻都被自己感动了,下一刻又觉得自己被掏空了。
其实我一直以来关于写作都在做两件事,一个是试图找到一些合理的解释来说明我为什么写作的强迫症如此强烈然后再克服它们,另一个是在找到解释之前尽量多的找写作灵感。 第二件事我一直在做,为了能写出有质量的东西,我要变得比其他人对一件普通事情更加敏感,思考的比其他人更多,还要不断使自己变得矫情和伤感。(目前觉得人在伤感时更能激发创作意志)而白天需要与人进行愉快的信息交流,是矫情不起来的。所以大多选择无人的夜,失眠时静静的把自己的想法敲进手机里。喜欢半夜码字原因也有很多,改天专门写文剖析之。 第一件事我也在做,只不过这种事情单单靠主动修行是达不到目的的,需要每天思考才能找到答案,而且答案不固定不唯一。 就像我那天发了篇博客,戏称自己有一大堆的写作强迫症,这也不能写那也不能写的。 其实还好,这些只是「懒」的借口。但我还是很乐意把自己的想法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的,就算是为了让自己多记住以前的事情。 所以我会不断强调,这个号主要是写我个人主观情绪多点,而且排版方面会越来越淡化,也从不追热点,在众多自媒体追求这些物质的大背景下,我更喜欢反其道而行之,让自己变成真正写字的人,而不是靠花哨的排版吸引一些喜欢小清新的文艺青年。不经任何包装的我的文,看起来更像是赤裸裸站在人们面前的少女,任由看客指指点点。但我希望这样,这对我的文是有好处的,在这里不便剖析。 之前的我可能会追求排版上的优雅,认为一个好的排版就像一个人穿着一身体面的衣裳,端庄而不失礼貌。曾经的排版引无数读者的好评,甚至有不少人想让我亲自传授给她一些技巧,当然我是毫不吝啬的奉献,而且她也凭借好的排版从一个不知名的小号变成一个每篇文章都会赚很多打赏的大号,这种进步是在排版上下功夫的结果。然而在追求排版美观这期间,每每拜读一些大V的文章时,他们并没有进行任何排版,便可轻松破10W+,年轻的我很是不解,为何我这般费时费力,效果却这般凄惨?之后的我明白了,他们的文体现在内容,这才是一篇文章真正灵魂所在,三言两语势如破竹,字字珠玑直逼要害之处。一篇文章最成功的体现就在于能强烈激起读者共鸣,而他们做到了。 关于标题,我曾经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去阅读我的文章,曾用过套路无数。在这个“自古深情留不住,偏偏套路得人心”的年代,套路的使用貌似更容易让人接受。无论是用套路追女生,还是用套路写广告文案,往往更让人“被套”的心服口服。前几日的一篇推送“脑洞风暴 | 爆改APP启动图”,有做新媒体创意方案的朋友建议我其实题目可以再推敲,而我其实不想再起那种标题,人与人真诚一点不好吗? 我不会在这个号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并不是高冷,而是不想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觉,这也是我不愿利用我已有的人脉推广这个号的原因。每个运营者都会关心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转发量等等,实话说我也在乎,但这种做法有些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练习写作的目的。与其说我开通这个号如此任性,倒不如说我想利用这个号来压制自己内心的虚荣,从而在这个膨胀的“媒体圈”中找回迷失的自己。同时,你也可以通过这个号远离令人窒息的热点,远离浮躁的互联网,找回灵魂真正的归属。 还有一点,我从不会叫关注这个号的人为“粉丝”,我不是一个营销为目的的号,只是让大家看我写的文,叫“读者”最合适不过,我觉得对双方都比较尊重。 我说这些纯属我个人看法,如果你也认同那么谢谢,不认同我也尊重,毕竟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这个号看似想把大部分人都推开,实则更想吸引一些和我个性相近的人群。有些事情不是做不到,而是经过一些事情之后,不再追求所谓的一些表面上的物质,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良苦用心。
下面贴出和菜头有关写作的几段文,如果能从中得到一些东西那么我的辛苦就没有白费,也同时可以解释我现在要开始在内容创作方面坚持的原因:
最近我周围有很多找工作的朋友,我想说:其实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就像手中的沙一样,看谁能抓住多少,就能把握多少。我们总是抱怨生活中没有机会找我们,但我们主动去寻找过它吗?咒骂人生太短,唏嘘相见恨晚,不如在这有限的时间燥起来。 毕竟,我们有最大的资本,那就是——年轻
最后感谢为我这个号设计LOGO的朋友
原来的那个确实有些low
(依旧不放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