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号是TA的生日(微信运营之路)
前两天有两个生日值得纪念:一个是长者90大寿,由于政治原因,就不多说了;还有一个,就是微信公众平台4周年。
了解我的人知道,每次我都会说“订阅号”。其实微信公众平台目前有三个类型,订阅号是其中的一种,在你的微信「订阅号」的页面里。另外两种是服务号和企业号:服务号指的是躺在你微信消息页面蓝色字体的号,它不同于订阅号可以每天群发消息,它一个月只能发4条,但是功能和接口比订阅号丰富;企业号指的并非以企业为主体认证的订阅号或服务号,而是功能更多的特殊号。于你们,企业号与上面两种号最直观的区别就是不可以单向直接关注,而是需要企业号邀请才可以关注,私密性比较强。其实未来还会有应用号,这将会是微信的杀手锏功能,以后会大大降低创业团队的开发成本,更方便我们的生活。期待如此吧。
好了,简单的科普做完了。接下来说说我的微信运营之路。
内容过多,容我慢慢道来,但愿这篇文章不要写的过于繁琐。
一
初生牛犊的好奇心
我的第一个订阅号在2015年1月24号注册,完全出于好奇心。
当时自己使用微信频率并不高,主要还是以QQ为主。
现在看来注册时间有些晚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晚。
为何?
4年前,也就是2012年的8月17日,为了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形成一个不一样的生态循环,微信公众平台上线。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这句话现在看来已经非常明显了。
有很多在内测期间就已经注册的号,他们大多是IT界元老级的人物和一些著名的博主,如冯大辉,和菜头等。
他们的号一天可以发3条,你可以说这是特权,但谁让你之前没有把握机会?
那时的公众平台还不如现在的完善,排版就更不用说。
所以经过不断地完善,现在的微信公众平台总算是像模像样起来,甚至催生出一些有关的职业,有排版有运营,不过产生最大的化学作用是让「内容创业成为可能,甚至可以快速形成粉丝经济,快速变现」。这个是最可怕的事。
你看,微信公众平台对现在的影响有多大。
说注册的晚了一步,其实除了前面说的,还有一点。
2014年10月份,微信正式关闭了个人类型订阅号的认证渠道。
其实之前除了一些机构代码等认证方式,还支持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辅助认证,认证过后可以获取更多的接口权限,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用自定义菜单栏,以及可以在菜单栏放自定义链接。(目前开放自定义菜单给所有号,但仍不能在菜单栏放自定义链接)
我是1月注册的,所以又错过了这一良机。
我的第一个号名字很low。
low的我都不想介绍它的名字。
不过今天有个喜大普奔的好消息,所有个人类型的号都有一次改名的机会。
我在微博上说:“好多和我一样当时中二起的破名字乃至不得不放弃运营的强迫症自媒体们仿佛又拾起了希望”
那么我的第一号主要做什么呢?
当时的定位很杂,有设计,文案,摄影,段子,鸡汤,简直毫无个性。
现在回过头看看当时的推送,感人的渣排版,网上扒的水印配图,想想那是的我也真是可爱至极。
看着当时拉来关注的七姑八姨莫名其妙点进去“贡献”的阅读量,也真是难为他们了。
所以我的第一个号就这样在大张旗鼓的高调中诞生,在自己由于强迫症悄无声息地停止了更新。
然而最后就这样什么都没得到?
并不是。
二 误打误撞接手校园号
那时正值新春佳节,放寒假回家闲来无事,遂申请了个微信订阅号研究。
每天做的事情就是到处宣传和悉心打理我的第一个号,并乐此不疲着。
“学校的号你有关注吧,有没有兴趣来运营呢?”
QQ上有个人找我。
这是谁?
看资料比我大两届,啥时候加的这个人,我已经记不清了。
“你是?”
“噢,忘了自我介绍,我是你们学长,你不是之前加过学校的社团么?我是社长,咱们社团主要是研究新媒体的,这你知道吧”
“知道”
“是这样的,咱们社团的主体其实就是那个微信公众平台,现在咱们学校缺少能运营的人,我见你空间每天都在宣传一个公众号,那是你自己的吧?我的意思就是想让你来接触一下,看能不能运营,你看怎么样?”
我推了推眼镜,思考了良久。
“可以,只不过我也是刚接触,有许多需要学长指导”
“OK,没问题”
这一答应,没想到成为了我在微信运营生涯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改变了我人生的轨迹。
于是,第二个号就这样不期而遇。
它是学校类型的订阅号,后台粉丝大多我所在的学校学生。
第二个号的注册主体并不是我,但却是我运营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的号。后来学长毕业,也把微信的运营全权交给了我。
这个号带给我的太多,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两年的运营时光磕磕绊绊,有苦也有乐。那就说说我个人得到了些什么。
1,认识了很多行业相关的朋友和大牛,他们中有做过很多年的大佬,也有比我入行稍晚的新手。不过现在大多只要是到现在都还在坚持做的都比较成功
2,在学校与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结缘,成为一支团队,共同维护这个号。团队每个人并不索取任何「好处」,完全都是因为兴趣和为了成长而走到一起,我觉得这是大学生涯中除了舍友情之外的弥足珍贵的情谊
3,毕竟身处行业的属性是媒体,虽然后台粉丝都是学生,但他们大多都是重度互联网依赖者,换句话说就是一般的套路都不一定撩的动。所以我每天都会思考下一次应该推送什么话题,热点,八卦,段子都得看,看完还需要研究为什么能受学生群体欢迎,如何与本校的特点相结合。这都是推送内容方面需要考虑的事情
4,光有内容还不行,所谓校园号,一些功能性的东西还是要有的。为了方便学生平时查课表,期末查成绩,需要找各种第三方平台与微信后台对接,而且由于学校的教务系统特殊性,数据库表单并不能提交到第三方平台,需要找人专门开发。说出来都是泪,不过终于还是解决了这一大难题,方便了全校学生。作为运营者也算是有一点欣慰吧
5,无论哪个时代,颜值永远排在第一。我说的是微信图文的颜值——排版,好排版的好处恐怕我说的有人的耳朵都会起茧了。对于排版技巧的研究从接手平台那一刻起就列入了计划,为此还关注了不少排版很美观的号和一些教你排版的号。经过两年的摸爬滚打,排版方面不说已经很优秀,最起码也对得起读者的眼睛了。
6,更多的我想身处这个行业的人都有同样的感受,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梗:(如下图)
)
虽然很夸张,不过也确实如此了
三 创业大赛接触服务号
为了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活动,也为了培养其创业理念。学校也像模像样的举办了创业大赛。
当然喜欢折腾的我也坐不住了,所以拉了几个伙伴像模像样的报上了名。
我们团队的项目是做鱼外卖,名字都特别的有个性,美名其曰——鱼来了
由于做的是电商相关,开发公众号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团队里我最有经验,所以这方面由我来负责。
这次是第三个号,注册类型为服务号,并非订阅号。
上面也提到了,服务号拥有更多的接口权限,对于一些功能的要求可以有很好的支持。
由于只需要自定义菜单栏功能和自定义链接,并不需要微信支付等更高权限,所以没有进行认证。所以号属性为未认证服务号。
支付方面通过菜单栏引导,接入行业内有名的某赞,即可完全满足团队项目的技术要求。
由于自己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再加上需要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这个号的开发对我来说很容易。
但是最后项目没有成功入围,在评委pass掉的一瞬间,我明白了:目前,在BAT(Baidu,Alibaba,Tencent)垄断的外卖行业的背景下,在中国打任何外卖行业的主意都已经是徒劳的,即使勉强做起来,也免不了会被其中一家吞掉。
虽然项目没有入围,不过仍是学到不少,也有幸接触到服务号。
四 对小白网民痛点的尝试
发现越写越多,几年的运营之路还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概括的。
第四个号,是我针对现在一些小白网民的一些痛点而进行的一次尝试
此话怎讲?
这里还是引用我曾经在博客上说的:
不想让更多的人对专业名词的不懂而对整个科技界望而却步,从而放弃享受更多科技带来的乐趣和便捷。一些人想弄懂一件事,从网上查到的解决方法里含有大量看不懂的名词,他就会放弃学习的欲望。所以导致了一种懂的人越懂、不懂的人更不懂的现象,而且懂的人也不知道怎样说才能让外行人更快的理解那些生硬的名词,就像你无法解释某个词的土话为什么要那样读,所以这会让好多事情变得无法继续开展下去。例子不胜枚举,我就不一一阐述。但让我头疼的是,一些名词,除了借鉴搜索引擎或知乎论坛等,我也不知道以一种怎样的方式才能让更多的人一看就懂。就是说我有科普的想法,但开展方式仍然还没有头绪,只能这么先搁置,我却毫无办法。
如你所见,有一颗伟大的心,但没有相应的能力。可能对这个想法的期望值太高,反而陷入一种窘境。
期间做过许多的尝试,试着能否换一种方式来运营,是否可以改变一点方向来试它有的更远。
做过哪些尝试在这就不多说,又是一个大题,要说就没完没了,改日再详谈。
所以,目前这个号是搁置状态。
五 弃繁从简返璞归真
经历了众多繁华过后,反而放弃追求一些所谓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关于具体想法之前也有提到。
如果说之前的我是忙于平台的搭建和运营,那么现在这个号就是一个分水岭,之后的我则是追求内容创作。
能写出脍炙人口的文是我目前最想要的追求。
我启程了,而且依然在路上,以后会走的更远。沿途会遇到开在石头上倔强的小花在对我微笑,在夕阳的映衬下画风显得格外温暖。
我想,这就是人们口中说的「值得」罢。
六 微信运营的延伸之路
微信运营之路,今日所谈只是冰山一角,所用文字也朴实无华,没经刻意渲染,但均是所想所感,毫无妄言。
微信公众平台做到现在的规模,有不少有才之士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时至今日越来越印证我的想法:无论哪个时代,内容输出依旧是王道。
当内容遇到互联网,擦出的火花会比上个时代更绚丽夺目。
用几句经典结尾吧: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这是一个智慧的年代,这是一个愚蠢的年代;
这是一个光明的季节,这是一个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狄更斯《双城记》
本文作者:Yanng
文章默认使用 CC BY-NC-SA 4.0 协议进行许可,使用时请注意遵守协议。
本文链接: https://blog.yanng.io/2016/08/20/8-yue-17-hao-shi-ta-de-sheng-ri-wei-xin-yun-ying-zhi-lu/